足迹
三国之最风流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57 早晚灭此竖子大贼(第4页)

荀贞看了片刻,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小路,说道:“咱们走这里,既能避开西北前方的贼兵,又能避开西南前方贼兵。”

如此这般,依照哨骑及时回报过来的敌情,对照早先绘制的地图,荀贞成功地接连避开敌人,急速向埋伏地点挺进。

此时若从夜空中向下望去,可见在汝水南岸这块长宽各数十里的地表上,荀贞这一支六百余步骑的精干队伍就像是一只离弦的箭矢,马不停蹄地奔向西北群山处,在他们四周共有十几路的敌人在围追堵截,但每当到关键之时,荀贞却总能把前面的敌人避开,接着甩掉。有两次,只差分毫就险些被敌人在前头堵住,但最终他还是倚仗情报的及时和对地形的熟悉而躲过了他们。真是幸运之极,一路上都没有与敌人发生战斗。

一路不停,两个时辰急行了二十里地,天亮时,望见了远处的群山,山势连绵,青翠黛绿,再行半个时辰,天光大亮,到了入山处。

荀贞早派了人先去山中联络荀攸、戏志才,这时在山口等候,见他们来到,上前回报,说道:“荀、戏二君在多半个时辰前已到了设伏地,士卒们吃过了干粮,正在休息。”

探骑从四面络绎来报,综合情况,敌人都追了上来,多股敌人合计一处,共近四千人。近的离这里只有两三里,远的则七八里。

刘邓、江禽、陈褒、辛瑷、宣康等人聚在荀贞身前,等他下令。

急行了两个时辰,士卒累得不轻,一个个满头大汗,这一停下来,一些人就不管不顾地丢下兵器,坐到地上大口喘息。有的拿起水囊大口喝水。就是辛瑷等骑的坐骑也皆是汗流浃背,打起响鼻。

荀贞转眼往来路上望去,隐隐已可见最先追来那股敌人的身影,约有四五百人。敌人的两股大队人马都是千余人,没有四五百人的,这股敌人应是巡弋河边的敌人汇聚后形成的一支部队。

荀贞心道:“敌人的大队人马尚未到,如果现在入山,顶多能把这最先追来的四五百敌人引进去。引进去后,四五百人难以迅速歼灭,后来之敌若听到山中喊杀,定会惊疑,可能就不会入山了。”最好的办法是在山外消灭这股敌人,等敌人的大队来后再向山中逃跑,可经过两个时辰的急行军,士卒们体力不支,万一因为体力下降而被这股四五百的敌人缠住,在敌人的大部队到来时不能及时后撤,诱敌之计就会失败。

他做出了决定,心道:“昔曰李广带百骑遇匈奴数千骑,兵少,逃则死,乃令骑士下马,虚张声势,诈作诱敌,匈奴数千骑不敢击之。兵法云:虚则实之,实则虚之,虚虚实实,此乃兵法之要。今我可反其道而为之,亦用此计,令一部兵卒解甲,坐於山前。这股四五百的敌人见后肯定生疑,不敢进,但有我在,他们又不会舍弃而走,等得他们大队人马到后,我再带坐於山前的兵卒仓皇向山内逃遁,到的那时,他们合兵一处,自恃人众,见我逃遁,定会以为我先前只是虚张声势。如此,可引得他们入山。”

李广令骑士下马是虚张声势,诈作诱敌,而荀贞现在决定带一部分士卒坐於山前则是装作在“虚张声势”,先以此吓阻少量敌人,待敌人大队来后,再故意让他看破自己是在虚张声势,以此引诱他们入山。虽是同样的一个计策,却是在反李广之道而行之。

兵者,诡道也。兵家之诡变即在於此。同样的计策在不同的环境使用,可能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。

寻思定了,他令刘邓、江禽、陈褒、辛瑷:“伯禽,阿褒,你两人先带人入山中休整。玉郎,你带骑士埋伏山侧。阿邓,带你陷阵曲的人和我一块儿坐在山口,席地休息。”

诸人接令。

荀贞又令陈褒、江禽、辛瑷:“待会儿敌人来后,见我带陷阵曲的士卒坐在山口,必生疑不敢击,等他们大队人马到后,我会装作害怕,逃遁入山,引他们入内。等他们进来后,你们不要击之,只要埋伏好即可。等公达、志才的伏兵起后,你们再从后掩杀之。”

三人应诺。

检查队伍,少了七八个人,不管措施再好,总难免有人掉队。这掉队的人不用说,姓命难保,荀贞对此亦无可奈何。

敌人先到的那四五百人到时,陈褒、江禽正率部入山。

他们遥见荀贞这支人马分成两部,一部向山中去,一部二百来人却解甲,坐在山前,果然生疑,停了下来,远远观看。

这支队伍中的小帅们有的大喜,说道:“荀贼正往山中逃窜,我等可急击之!有的则果如荀贞所料,见此生疑,阻止说道:“若是逃窜,岂有留一部坐於山外口前的?你们看坐在最前边的那人,铠甲精良,被一干贼兵护卫,应是荀贼。若是逃窜,他岂会后走?不对,此中必有蹊跷!上师有令,万事谨慎。我等且停驻这里监视之,等大队到齐后再击不迟。”果然不进,只遥观监视。

曰头渐渐升高,敌人陆续来到,见荀贞等人这般模样,无不惊疑,没人敢冒进的。

荀贞见对面的敌人越聚越多,三千多人了,心道:“围堵我的敌人应该差不多都来了,可以入山了。”装成惧怕的样子,带着刘邓、程偃等二百士卒纷乱起身,发一声喊,往山中跑去。

三千余敌人中的渠帅、小帅都在阵前,正在商议,见此情形,无不大喜。一人叫道:“是了,荀贼被吾等四面围堵,走投无路,所以方才故布疑计,虚张声势,以阻吓我等,这会儿见吾等人马齐至,心虚起来,因又往山中逃窜!吾等速击之,免得他从山后逃掉!”

十几个渠帅、小帅都道:“正是!”就要带兵追击。

便在此时,郝苗说道:“荀贼狡诈,先布疑阵,今又逃遁,太过古怪,吾等不可大意。上师有令:若见有异,可速上报。吾等且按兵不动,报与上师知晓,听他命令。”

听了他这话,众人中虽有不愿的,却也不敢违背波才的命令,乃眼睁睁看着荀贞入山,遣人飞马去报波才,等候他的命令。

荀贞入到山中,回头去看,却见黄巾军没有追上来,心中一沉,隐觉不妙,想道:“糟糕!难道是被他们识破了?”

隐在山中远观之,又见有两三骑从这数千敌人中飞马奔出,向南去,猜出必是去通知波才、何曼的,又不觉心中升起了一点希望,心道:“波才恨我入骨,想来是不会看着我大摇大摆走掉的。”

等了足足半个时辰,曰到午时,四五十个骑兵簇拥着一人来到。

来的这人正是波才。

波才来到山外,仰望峰峦绵亘,参差对峙,山中林木茂密,令人不知虚实。他犹豫再三,再三询问在场的诸多渠帅、小帅,虽实在不愿放荀贞逃走,却到底不敢入内,欲派兵绕到山后截荀贞归路,可那至少需要半天才能绕过去,恨恨地把马鞭丢下,说道:“不灭荀贼,寝食难安!”

荀贞不知来的是波才,却从诸多黄巾渠帅、小帅、骑士如众星捧月似的簇拥中看出,来的这人定然不是波才,就是何曼,见他扔马鞭发怒,作势再三,却始终没有下达入山的命令,心知事已不为之了,叹了口气,说道:“罢了,此次诱敌却是失败了。”心道,“黄巾军虽然连败,军中却不是没有人才啊!”既知黄巾军不会上当了,他站起身来,大摇大摆地又走到山口,遥对波才,哈哈大笑,作揖说道:“有劳足下相送,在下荀贞,告辞了!”说完,又大摇大摆地入了山中。辛瑷等策骑出来,在山前口来回奔驰了一阵,耀武扬威过了,亦随之入山。

波才目睹荀贞、辛瑷等这一番傲慢作态,侥幸未中计之余,不免恼怒生恨,破口大骂:“早晚灭此竖子大贼!”一怒之下,拔剑出来,欲令诸部入山,但看着荀贞入山远去的背影,始终还是不敢。

荀贞入到山中,见到荀攸、戏志才,说了此事。荀攸、戏志才连道可惜,宣康也惋惜不已。

波才既不肯中计,为防他在山后包围,众人立即动身从后出山,北上渡河,到郏东,回去襄城。

,,

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:m.shupengwang.com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,书架与电脑版同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