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巨星从退伍开始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4章 开拍了(第2页)

邢捕头:啥都别说了,事已至此,各安天命吧。

佟湘玉:再走一步,我就死给你看!

邢捕头:你这又是何苦呢?

佟湘玉:不苦,留不住你的心,也要留住你的人。

邢捕头:那要留不住人呢?

佟湘玉:那就麻烦你把上个月的酒钱结了吧,我算算啊,汾酒七两,七八五十六……

邢捕头:佟掌柜,咱总得讲点儿道理吧?

佟湘玉:我咋不讲理了嘛?

邢捕头:雌雄双煞闹得这么凶,我堂堂一个缁衣捕头,总不能光护着你一家吧?

佟湘玉:那倒也是喔!汾酒七两,七八五十六……

邢捕头:差不多得了啊,没完了还?

佟湘玉:不好意思,我错啦!

邢捕头:错在哪儿啦?

佟湘玉:七两是女儿红,汾酒是八两,八八六十四,七九六十三,再加五钱……

拍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
过了好一会儿,梁萍这才喊:“好,过。”

《武林外史》的第一场戏拍得非常顺利,无论是男主的陈飞还是女主的杨妮,抑或是饰演秀才的于梓林,都非常到位,台词,表情,动作,都很完美,都是一条过。

“陈导,你过来看一下?”梁萍朝陈飞喊了一声。

此时,两个人已经很熟悉了,已经可以算是朋友,所以在私底下,称呼都很随意,梁萍直呼陈飞的名字,而陈飞也喊起了梁萍的大名,两个人甚至会有直接的身体接触,都非常放松,不过在公众场合,尤其是在拍戏的时候,梁萍却还是一本正经的,连称呼都很正式。

陈飞听了连忙跑到监视器后看了看。

看完之后,他笑着点了点头,扭头看着梁萍道:“不错,就是这样拍。”

梁萍虽然是第一次拍陈飞的喜剧,不过她对陈飞各种要求和各种特点的领悟却是非常快的,比之前的第一任执行导演林聪都要快,在喜剧方面,她的确很有天分,而且她也擅于揣摩陈飞。

她之前之所以一直不温不火,关键的关键,还在于剧本,她不是编剧,写不出好剧本,她只是一个导演,她做导演还不错,不过别的就只是一般了,选剧本的能力还有待加强,而且看这样子,一辈子也就那样,高不到哪儿去,所以她这一辈子很难成为大师,不过成为一个知名导演,还是可以的,当然,这有一个前提,她需要陈飞不停地给她提供优秀的剧本。

看到陈飞点了头,梁萍一直悬着的心,这才落了地。

“准备下一场。”她才把嘴对着话筒,下达了指令。

宁静的剧组一下乱了起来,工作人员开始重新布景重新准备,演员也转移到了另外一侧,或两两低声交流,或拿出剧本琢磨了起来。

杨妮拿着剧本来到陈飞面前:“陈导,我刚才表现怎么样?”

“不错,不过你的方言,口音可以再重一点。”

“可是我怕观众听不懂。”

方言是《武林外传》的一大特色,不过这个特色在给这个剧带来好处的同时,也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,比如,这个戏在其他地方的收视率就乏善可陈了。

《武林外史》在大陆播出后,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,于是,2006年7月,台-弯引入了该剧。

7月6日,《武林外传》在晚间八点的台-弯八大戏剧台播出,但收视率仅有007。

原因是观众听不懂演员剧中的方言,而且方言的幽默特性,是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,出了这个地域,别人就很难理解了。

电视台无奈之下,只能拿韩-国电视剧《大长今》换下了《武林外传》。

此时,陈飞拍的这个剧,首先会在国内播出,所以方言可以浓一点。

当然,陈飞对方言的运用还是很谨慎的,他的原则就是,口音可以浓一点,但那些独特的地方词汇,能少用就要尽量少用。

如此,配合字幕,观众对《武林外传》的语言肯定就没什么困难了。

《武林外传》这个剧,陈飞是有大野心的,他打算不仅仅在国内播出,亚洲各地也要遍地开花。

所以,为了保证亚洲其他地方的收视率,他会请专业的配音团队对这个戏重新配音,并且尽量用当地方言,而且台词可以适当融会贯通一下。

杨妮听了陈飞的话,点了点头:“好的,陈导,我明白了。”

“你现在试一试。”陈飞道。

“好。”杨妮正要开口,此时,王彤走了过来。

杨妮饰演佟湘玉,王彤饰演郭芙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