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刘备的日常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1.105 礼乐刑政(第2页)

数年来,一干人等,负土开山,凿壁烧砖,造悬楼梯田,辟水井暗渠。纳燕山边民万户。今汤邑已成,称“东凌铜邑”。此城,四面环山,北山陡峭而少林木,南山沟深而多平缓,溪流环绕,易守难攻。乃是与右北平汗鲁单于乌延所部,互市商邑。车马行人,不绝于道。十分繁盛。

刘备笑道“郑公莫不是想听杜公良,亲奏钟鼎之乐。”

“主公明见。”郑玄笑道“东凌邑远在燕山,冶炼铸铜,将作寺良匠足以。何须杜公良坐镇。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此时立乐府,集民乐,和民声,非杜公良莫属。”

不愧是儒学正宗。郑玄深知,解决口腹之欲,急需心智之养。民众需要更高级的精神食粮。又说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此时设乐府,引民向善,与民同乐。自然合情合理。

刘备看向左国令黄承彦“东凌令一职,国令可有合适之选。”

“大匠师柴玉,可当此大任。”黄承彦起身奏对。黄承彦自北上蓟国,受领高职。将作寺一众匠师,方才安心。先时恐主公卸磨杀驴,后又恐连坐延祸。直到黄承彦继任钜子,兼领左国令。蓟国工匠,终得释怀。更加蓟王,披麻戴孝,执晚辈礼,为右国令发丧。如何能不感激涕零。忠心俸主,永无二心。

刘备又问将作令苏伯“柴玉其人如何”

“柴玉巧有才智,形器之中,多所造作,深得国人器重喜爱。”苏伯答曰“乃东凌令不二之选。”

“如此,诏命杜公良携弟子归,筹建乐府。拜柴玉为东凌令,执掌铸造事宜。”蓟王遂颁王命。

“喏。”中书令赵娥,这便领命。

“礼乐刑政,四达而不悖,则王道备矣。”蔡少师起身行礼“可喜可贺。”

蓟王亦笑“贺喜岂无诗”

便有座上宾,长揖及地,引吭高歌。

一曲唱罢,蓟王又笑“有诗岂无酒”

便有王宫侍女取翠玉琼浆,人手一瓶。

刘备笑道“喜贺诗就酒,隔壶手自温。”

蓟王出口成句。席上众人,纷纷思下句。

便在此时,忽听稚嫩童声响起“嘉宾思下句,急煞后来人。”

刘备不禁莞尔“好一个急煞后来人”

“何人吟出”门下祭酒司马徽,抚掌笑问。

便有一女童,俏生生站起“蔡琰多嘴。”

见她不过总角,司马徽打趣道“何其急也”

天津https:.tetb.

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:m.shupengwang.com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,书架与电脑版同步。